『學貴以專』
我們現在會常看到,有些孩子很小(一、二年級,甚至四、五歲的就有這種現象),做事情就已經很急躁了,不會『一次做一件事』,而是同時做三、四件事情(有些學生告訴我,是看卡通學的!);要嘛就是做一件事有五個步驟,他自己就先省掉三個來做。結果做得隨隨便便、馬馬虎虎。
為什麼呢?歸咎於:
1. 外在刺激太強大:電視、電玩、iPad、Wii、網路遊戲、超人DVD...譲孩子不習慣於連結自己內在的導師,總是心往外求;
2. 親近大自然時間越來越少,譲孩子沒有辦法回歸到內在自然的本質;
3.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。Why? 歸咎於:
a. 成人服侍太多,孩子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,孩子
『好吃懶 做』,從小不單沒養成勤勞的習慣,反而是被
服侍的習慣,當然就有『嬌生慣養』、『好逸惡勞』的
不良習性,做事情自然就會隨隨便便。
b. 孩子想要自己做事情,大人又沒有預先給予清楚的示範
,結果孩子就不會做;
c. 大人看到孩子不會做,就急著去幫忙,沒有再細心引導
孩子自己去完成,譲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『成功經
驗』。結果孩子到頭來還是不會,反而越來越覺得自己
無能,必須事事依靠成人。久而久之,就養成凡事要別
人代勞的習慣、還有『我不會!』的口頭禪;
4. 處處要求孩子活在成人匆忙的節奏裡面,不懂得給予孩子『時間制約』、『適時提醒』的方法,但每件事卻一直都催促孩子;以致於大人一直跑,孩子一直追;這樣孩子做事情,更沒有辦法專心一志了。
教育最重要的,是要幫助孩子瞭解『做人做事』的觀念與方法;
隨著孩子長大,譲孩子逐漸瞭解人、事、物之間的關係,人與世界、宇宙的關係,讓孩子瞭解自己在世界上、歷史上的定位,並逐漸去尋求一個自己所嚮往的生命,能貢獻自己的事業,這才是教育的真義啊!
從何開始?從『學貴以專』開始。
我們從小就要給予孩子能專心學習的環境,引導孩子做事情專心的方法。
從小打好良好基礎,以後孩子讀書做事才會『專心』,待人處世才懂得『真誠』啊!!
說到底,都是成人的行為影響孩子
親愛的爸爸媽媽,您做好了成為父母的準備嗎?
知道父母這個工作也是需要訓練養成的嗎?
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\-
更多的疑難雜症請留言....一同為孩子們打造更好的成長